博亚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海外游学| 贾友超:转化研究驱动医学创新——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访学记发布时间:2024/10/17 17:30:00       浏览次数:131次

      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我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


       杜克大学位于北卡州达勒姆市,是世界知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排名美国大学前8位。其医学中心(医学院)成立于1930年,是美国顶尖的医学院之一,以其卓越的医学教育、创新的课程设置和领先的科研成果著称,尤其在肿瘤学、心血管疾病、免疫学等领域表现突出。

  刚到达杜克,我立刻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高度的协作精神。医学中心的设施现代且完备,科研实验室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设备,供研究者探索各种医学难题。我所在的实验室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的学术背景,每个人都十分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这种开放的学术文化,使我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了研究工作,并学到了许多前沿技术。

  我所在的教授团队专注于恶性淋巴瘤转化研究。导师是淋巴瘤多中心国际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全面主持了TP53基因、MYC基因、NF-kB信号路径、全基因组microRNA表达谱在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淋巴瘤骨髓微环境的科学研究。在JCO、JCI、Lancet、BLOOD、EMBO、Leukemia、Haematologica、Oncogene、Clin Cancer Res、Nature Cancer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

  学习期间,我有幸主持和参与了多个淋巴瘤相关转化研究,分列如下:

  2015年发表于《Blood》杂志的研究表明,miRNAs可以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也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该研究是目前国际范围内关于DLBCL miRNAs谱唯一的高影响力研究。但是该研究样本量较小,结外DLBCL患者未包含在内,且检测的miRNAs种类较少。在导师指导下,我主持了600余例DLBCL患者临床样本基因测序和表观遗传数据的分析,包括了结内和中枢DLBCL、睾丸DLBCL、乳腺DLBCL等多种结外淋巴瘤患者,结合生信分析及完整的疗效及生存数据,系统研究基因突变和miRNAs谱在DLBCL中的亚型鉴别意义、临床疗效预测价值并发现新的潜在治疗靶点,该研究样本量、数据量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预期可产生高水平的临床转化成果。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在西方发病率很低,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发病率相对较高,我国学者在该疾病领域曾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该疾病基因突变图谱及临床意义,但是关于中国和西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基因突变差异的数据尚缺乏。在杜克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中西方患者基因组差异的研究,利用中国学者发表的公开数据库,结合西方人群的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比较,结合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数据,发现关键的差异基因,可以作为潜在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对于临床转化意义重大。

  此外,我还参与整理了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原发甲状腺淋巴瘤临床治疗及预后数据,结合基因组及其它分子指标,发现新的预后因素及潜在治疗靶点。导师在淋巴瘤细胞治疗方面也做了大量转化研究工作,研究思路和未来研究计划对我下一步的工作也有了很大启发。

  访学期间,杜克大学的导师与同事们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这里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几乎每天都会有专题讲座或研讨会,涵盖最新的科研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学习了大量的前沿知识,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建立了联系,拓宽了自己的学术网络。

  这次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访学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看到了医学科学的广阔前景。杜克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态度深深影响了我,激励我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继续探索与进步。我相信,这段访学的宝贵经历将为我今后工作的开展构架更高的起点,我愿用我的所学为祖国、为医院和科室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科室| 肿瘤内科

作者| 贾友超

责编| 栗洋

审核| 崔岚